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因街道办事处原驻地位于“万家庄村”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1°32′4″~111°37′45″。北纬25°30′33″~25°26′57″。地处县城南郊,东与上关街道隔河相望,南与祥霖铺镇交界,西与新车镇接壤,北与营江街道相邻。办事处驻西洲街道小江口社区小江口路,电话区号0746,邮政编码425300,距县人民政府4千米。
政区沿革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属道州登封乡,民国27年(1938年),属道县亲仁乡。1950年9月设万家庄乡,属第一区。1958年10月属红旗人民公社一部分。1959年4月属上关人民公社。1961年5月,万家庄人民公社属第一区。1968年撤区,为县辖万家庄人民公社。1969年恢复区,仍属第一区。1984年4月改为万家庄乡,属清塘区。1995年6月撤区,仍为万家庄乡。2013年8月撤乡设为街道。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境内有高岭头,山丘起伏,地势平坦,马尾松遍布山野,地势由东向西平缓升高。地面高程一般海拔183~185米。最高点长兴大通岭海拔329.4米,最低点沿河村海拔170米。
水文
潇水自下六洲村南入境,由南而东,境内河道长6千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岩,地质储量1.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8亿立方米,其中分布在西北部大通岭一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76.8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最严重一次旱灾发生在1989年,夏、秋、冬连旱180天,乡境内普遍受灾,长兴、七一、华岩、幸福村人畜饮水困难,全乡6400亩晚稻无法插下。最严重一次水灾发生在1994年7月23日,暴雨,涨洪水,五洲村倒房103座,五一村倒房43座。同年秋,两村重建,香港、澳门捐款重建,一为香港新村,一为澳门新村。
区域概况
万家庄街道位于道县县城南郊,东与上关街道隔河相望,南与祥霖铺镇交界,西、北两面与营江街道相邻。街道办事处驻西洲街道小江口社区小江口路,距道县县城2千米。总面积43.7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由东向西平缓升高,地面高程一般海拔183~185米。最高点长兴大通岭海拔329.4米,最低点沿河社区海拔17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光能潜力大。境内气候四季明显,冬季常受变性大陆冷高压控制,盛吹北风,气温较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吹偏南风,气温较高;春秋两季是冷暖空气过渡季节,温度适中。全街道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506.7毫米。
境内土壤按土体分为水稻土和旱地土;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岩,地质储量1.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8亿立方米,其中分布在西北部大通岭一带。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旱涝、风灾、低温等,以旱灾、水灾危害最大。人口民族 2021年末,辖区总人口21106人。其中常住人口16543人,流动人口3050人。总人口中,男性11102人,占52.66%;女性10004人,占47.34%。农业人口20409人,非农业人口69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6.7%和3.3%。2021年人口出生率10.08‰,人口死亡率6.57‰,人口自然增长率3.51‰。其中99%为汉族,1%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来源于流动人口。
党建为先
2021年,首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支“两委”干部队伍,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3岁,35岁以下16人,大专以上文凭13人,实现了年龄、文凭“一降一升”;通过采取跟班学习、集中培训、培养入党等方式,村干部履职能力实现了迅速提升;街道11个村(社区)设立“网格长”49名,“网格员”237名,网格员为民办事1200余件,并调整不合格网格员6名。二是深入推进支部“五化”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健全完善了农村党建网格化治理体系,依托“组团联村五抓五促”等工作机制,推广党员群众互联互助乡村治理模式,将党务、政务、村务等功能整合进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截至目前,11个村(社区)党支部全面达到“五化”建设标准。三是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基层组织向心力。全年在敦颐高中、道县七小、各村(社区)等场所开展党史宣讲“六进”活动20余次;组织党员干部前往陈树湘烈士陵园、葫芦岩等地开展现场研学活动11次;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党史4次;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学习心得座谈会、红歌大合唱等活动10余次,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增强坚定信念跟党走的决心。
经济发展
2021年,万家庄街道扎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做活商贸,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盘活经济资源,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全街道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56亿元,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2683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876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9.1%。全年财政收入态势良好,收入支出运转正常,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
农业 辖区农业用地面积18346亩。其中水田15384亩,旱地2962亩,林地22018.4亩。实现农业总产值26835万元,同比增长7.2%。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辖区有温氏畜牧等养殖企业。2021年,全街道畜牧水产产业总产值8367万元,畜牧水产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2%。其中:饲养生猪100头以上大户16户,生猪饲养量6.4万头,年末存栏3.5万头;羊饲养量4000只,年末存栏1800只;家禽饲养量6.12万羽。水库、山塘养鱼面积1242亩,总产量521吨。林木面积18216亩,全部属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为60%。林木种类油茶、竹子、松等,有封山护育林3667亩,中幼林抚育14549亩。
工业 辖区内以加工、建筑材料为主,其中环保水泥砖厂5家、采石场1家、加工业6家。县综合物流园建在辖区内。2021年,全街道共有民营企业102家,工业总产值达98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城乡建设
城南综合物流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亿余元,目前房屋征收拆迁全面完成,项目用地已全部到位;长兴、兴隆、鸿翔三大主干道市政路网工程路基已基本成型;签约的五金建材、陶瓷建筑、家居建材和汽车贸易等4大专业物流园,也已经在今年11月份顺利开业;敦颐高中及配套路网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温氏集团万家庄项目建设征地761亩,进场道路、桥梁已建成使用,土地平整完成80%,围墙建设全部完工,生活区、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计划70%;
农村工作
全年组织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包含6次问题整改工作培训会。及时清退死亡和户口迁移的贫困人口,精准摸排边缘户和防返贫监测户,及时更新防返贫监测系统信息。全年春秋季“雨露计划”共资助贫困学生52名,资助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等四类贫困户学生252名;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使158户352名贫困人员享受低保待遇,131人贫困人员享受特困救助金。1233人领取了公益林生态补偿,落实油茶种植1200余亩,柑桔800余亩。
平安创建
2021年,街道办通过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加大对“八类人员”的排查力度,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本人亲自参与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年化解各类纠纷矛盾70余起,有效杜绝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坚持以维护信访人各项利益为根本,仔细做好了信访人员的思想开导工作,通过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尽全力地满足了信访人的合理诉求,2021年以来街道信访案件办结了12起,息访息诉了10起,全年无越级赴省、进京非访挂号事件发生,信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有效地维护了全街道社会大局稳定。每个村(社区)都建立平安创建法制宣传栏,全街道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22幅,制作法律宣传栏20余个,各类安全宣传块板30余个,发放宣传材料8千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对社会面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力度,毛检毛发采集率8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管控率达100%,新增吸毒人员同比去年下降50%,全年未发生外流贩毒案件。
安全生产
定期对村四大柱头、相关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共培训230余人次,如开展进学校、进企业“预防小火亡人、一氧化碳中毒”宣讲会。制定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百日大会战、国庆特护期间道路交通管控。共出动执法人员102人次,执法车辆7台21次,依法检查销售企业5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9起。制定烟花爆竹专项检查与整治方案,依法没收鞭炮45余件,烟花22余件,爆竹20件。制定应对阴雨寡照天气防控、汛期防汛和地质灾害演练。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积极防范,加强山塘、水库及沿河流域巡视,严格值班值守,共排查隐患20余处,全部整改到位,疏散转移群众46人次。
禁捕退捕
制定成立禁捕退捕工作小组,成立护渔巡逻队,加强日常巡逻。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劝退以蒋其平为持证兼职渔民1人,取缔无证渔民65人。摸底“三无”船舶39艘,共发放拆解“三无”船舶奖补90000余元。
人居环境整治
2021年,我街道完成改厕验收600多个,拆除旱厕600多座,拆除空心房700多座,面积约4200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600余吨,清理黑水体60余处。
其他工作
2021年,我街道坚持“党管武装”,重点抓好了征兵工作、民兵训练工作,推动武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我街道还积极开展党外先进分子统战工作,认真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资源整合有力措施,通过进一步压实责任,禁毒工作“一人一档”资料更全、内容更细,人员管控更为有力;通过规范医保缴纳流程,加大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质增效,全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人参保,全街道参保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群众健康利益。2021年,五洲、五一、长兴成功实现村改社区,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