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行政划分
分享到:
道县四马桥镇
  • 2022-11-09 09:49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四马桥镇
  • 【字体:    

四马桥镇位于道县东南部,介于东经111°4212″~111°5117″,北纬25°1915″~25°2732″之间,县城至湘源温泉风景区公路、湘江二级支流泡水河横贯南北,东界宁远县水市镇,南接洪塘营瑶族乡,西临横岭瑶族乡、蚣坝镇,北与白芒铺镇、宁远县天堂镇毗邻。

镇情概况

镇政府驻地距离县城33公里,全镇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0个党(总)支部、党员总数1097人,24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901户,耕地面积3.19万亩,其中水田2.26万亩,旱地0.93万亩。

四马桥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秀美、景色宜人,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自然资源丰富,旅游风光秀美,境内有喀斯特地貌、道南书院,通畅公路四通八达,是道县东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县重要产粮区、烤烟生产主产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建制沿革

镇政府驻地位于“四马桥村”而得名。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属道州蒋居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道县南四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盛德乡;1951年,设四马桥乡;1958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一部分;19615月,设第八区(驻四马桥圩),辖四马桥、杨家、大坪岭和洪塘营4个人民公社;1968,撤第八区;1969年,恢复四马桥人民公社;19844月,以社建乡,四马桥区辖四马桥、杨家、大坪岭和洪塘营4个乡;19956月,撤区并乡,四马桥乡与杨家乡合并为四马桥镇。

行政区划

2016年建制村和并前辖34行政村、1个居委会,分别是滴水营村、东关岭村、八亩洞村、卜石塘村、塘坪村、婆仂园村、三角洞村、早禾田村、毛里坪村、罗家山村、格洞村、富足湾村、大井头村、岩头村、良木洞村、立山脚村、周家山村、凤兴洞村、麻汪村、鸡公神村、坳背洞村、陈家村、杨家村、上屋冲村、密里洞村、社头村、金狮庵村、彭家村、郑家村、周塘营村、魏家村、立山村、华山村、燕山村、居委会。

2016年建制村合并调整后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情况如下:

现滴水营村由原滴水营村、东关岭村、八亩洞村、卜石塘村合并设立;

现新家庄村由原上屋冲村、密里洞村合并设立;

现金狮头村由原社头村、金狮庵村合并设立;

现鸡公神村由原鸡公神村、坳背洞村合并设立;

现早和平村由原早禾田村、毛里坪村合并设立;

现罗家山村由原罗家山村、格洞村合并设立;

现小周塘村由原富足湾村、大井头村合并设立;

现良木洞村由原岩头村、良木洞村合并设立;

现塘坪村由原塘坪村、婆仂园村、三角洞村合并设立;

现立山村由原立山脚村、周家山村合并设立;

现西凤村由原凤兴洞村、麻汪村合并设立;

现陈杨村由原陈家村、杨家村合并设立;

彭家村、郑家村、周塘营村、魏家村、立山村、华山村、燕山村、居委会未进行调整。

经济概况

2022年,四马桥镇按照“田里产烟,坡上种果,山上种树,栏内养畜”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突出发展优质烟、优质稻、优质果、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

烤烟生产全年共种植烤烟3900余亩,交售烟叶9308担,创烟叶优化结构政策实行以来的烤烟总产新高,烤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烟农增产增收。

粮油生产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新品种,普及农业机械化,全年共种植一季稻1.3万亩,双季稻1.35余亩,产粮6.3万余吨,培育出一批粮食生产大户。

特色水果种植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优质脐橙、优质葡萄、麒麟瓜等四大水果产业,燕山村发展种植500余亩的阳光玫瑰,燕山2000亩大棚麒麟瓜基地。群众发展水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畜牧业养殖加快推进畜牧良种工程,生猪、牛羊、家禽、渔业生产规模稳中有增。全年共出栏生猪6万余头,家禽12万羽,水产品起水总量2万吨。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上坦公路一期工程于年初完成,二期工程征地工作持续不断推进;涔天河灌区预计今天能够实现通水目标;污水处理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

电子商务抢抓国家“互联网+”战略机遇,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政策和机制,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努力将四马桥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特色旅游

陈树相烈士被捕地陈树湘19051934),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影响下,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29岁的陈树湘率领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从长征一开始,就是全军的后卫部队。19341129号,中央红军主力正在抢渡湘江,国民党向红三十四师的阻击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红三十四师拼死顶住了十几倍于己的敌人,用血肉筑起一道又一道“城墙”,鏖战四天四夜,为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3412月初,已经完成了后卫任务的红三十四师被敌人重重包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19341211日,在江华县桥头铺的牯子江渡口,师长陈树湘在突围时腹部中弹,血流不止,1214,因伤势过重,在四马桥镇冯都庙不幸被捕。19341218日拂晓,敌军将他抬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请赏,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附近时,他乘敌不备,毅然扯断肠子,当场壮烈牺牲。

道南书院道南书院位于湘南四马桥镇,创建于乾隆初年(1736年),由道州刺史杨玉山创立,原为义学。道光六年(1826年)贡生魏文选纠集乡邑名绅重修,规模宏大,花银达数千两,始称道南书院。院有学田数百亩,以田租作学生的膏火银,所聘请的教师皆为名家。咸丰元年(1851年)增建泮池,池中建东西两阁,以泮桥与阁相连,气势甚为可观,又请名士何绍基撰写《道南书院碑记》,魏文选自撰《道南书院志》。清末以来,学制虽经多次变革,但原址仍旧办学不止,今为四马桥镇中学,近人题有“道南书院旧址”数字,供人怀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