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街道因“濂溪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1°35′01″~111°36′10″,北纬25°31′39″~25°33′42″。地处县城中心濂溪河以北,东与上关街道、东门街道相邻,南与西洲街道毗连,西与营江街道接壤,北与富塘街道交界。办事处驻道州北路199号,电话区号0746,邮政编码425300,距县政府1.5千米。
政区沿革原属道江镇,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湘南重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来,历为县及州、郡、路、府治所。民国24年(1935)以舂陵山定镇名,置舂陵镇。民国36年(1947)改文安镇。1950年9月改名道江镇,为县辖乡级镇。1952年6月,升为区级镇。1956年6月撤区并乡,道江镇改为乡级镇。1960年7月,改为道江人民公社。1962年11月,复为道江镇。2010年8月,撤道江镇,设2个街道。以濂溪河为界,北岸为濂溪街道,南岸为西洲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431124001
政区划分辖濂溪、寇公楼、东阳、良田、荷叶塘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44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辖区总人口67748人,城镇化率100%。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18.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6.7平方千米,占91.76%;水域1.5平方千米,占8.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51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处盆地中心,潇水、濂溪河汇合处,形如不规则长方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175~190米,最高点县政府办海拔193米,最低点潇水河海拔168米。
水文属湘江水系,主要有潇水河和濂溪河。潇水古称深水,由南到北贯穿全境,境内长0.8千米。濂溪河古称营水,由西而东汇入潇水河,境内长2.1千米。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冰雹、冰冻等。洪灾每年一遇,发生在5~7月,最严重的一次洪灾是2008年6月13日,全天普降暴雨,降水量达240毫米,这次短期中强降雨,致使沿河街道商铺损失严重,低洼地段的工业企业、农林渔业、基础设施大部分被淹。
经济概况
工业以陶瓷、冶炼、针织为主。
商业外贸有商业网点420个,职工5760人;有20条商业街,门面6800余间;城市集贸市场2个,商贸城1个。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处,各类民间文艺活动队伍20支,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1余万册,有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教育有幼儿园18所,小学4所,初中1所。高中2所。
医疗卫生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民营医疗卫生机构1个、社区卫生室4个。
体育有学校体育场8个,体育广场1处。
交通运输境内G207国道和S323省道、洛湛铁路穿境而过,潇水常年通航。道州北路有长途客运站道州汽车北站。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境内有寇公楼、状元山摩崖石刻、五龙图石雕、荣恩进士坊、道州古城墙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