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永州市人民政府
登录 注册 简体 繁体 RSS订阅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道县概况 > 行政划分
分享到:
道县乐福堂镇
  • 2022-06-11 09:18
  • 编辑:
  • 作者:
  • 来源:道县乐福堂镇
  • 【字体:    

区域概况

位置面积

道县乐福堂镇地处道县西北部,全镇总面积76.4平方公里,距县城30公里,东与双牌县打鼓坪林场交界,南与梅花镇接壤,西与桥头镇相邻,北桥与桥头林场毗连。

建置沿革

乐福堂村原名落灰塘、落蛇塘。在清朝初期,该村有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建造了一座新房,房屋门石墩上刻了副对联“乐地仁为美,福堂居之安”。该村根据这付对联含意就改为“乐福"。解放初期乡政府驻地乡公所在富头村,20世纪50-60年代,改为乐福堂公社。至1972年为落实“备战备荒”政策,乐福堂公社搬迁到现驻地“中郎岩”边,1984年改为乐福堂乡属道县寿雁区管辖。1995年撤区并乡,乐福堂乡划为独立乡,2022120日,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道县乐福堂乡,设立乐福堂镇由道县人民政府管辖。

行政区划

道县乐福堂镇人民政府从1995年划为独立乡开始至2022927日撤乡设镇完成,辖区有新富塘居委会、大莲塘村、龙湾村、乐福堂村、圳头村、龙村、中村坊村、车江源村、杨柳塘村、清塘坪村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133个村民小组。

自然环境

全境属山区,紫金山盘亘境内,地貌特征是山高、坡陡,山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境内层峦叠山嶂、溶岩发育。多年平均气温19.8C,无霜期年平均298天,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寒短暂、夏热漫长;春季多变,寒潮频繁;雨季明显,夏秋多旱;霜雪少见,生长期长。素有乐福堂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温室”之称。多溶洞、石林、地下河、风景秀丽、境内河道属湘江潇水河水系,境内有龙村河、乐福堂河、富头河、塘碑河。龙村河源自大路坝水库,由北至南,入潇水河,境内河道长3.6公里。乐福堂河原自乐福堂水库,由此至西南入潇水河,境内河道长9.6公里。境内植物资源有杉、松、南竹等用材林及柏树、杜仲、厚朴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花岗岩遍布全镇。还有东犁坪的锡土、石灰冲的铁矿,大莲塘村的金矿等。

人口民族

2022年,乐福堂镇辖区总人口13352人。其中镇人民政府驻地集镇常住人口673人。

经济发展

经济综述我镇地区生产总值900.65万元,同比增长1.3%。辖区内有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1个,存款余额6000万元。2021年度工农业总产值46510万元,人均可支配纯收入16280元,所有农户基本上建有楼房。汽车拥有率达50%以上,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农业

2022年,坚持发展家庭农场,着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克服资源贫乏的困难,以清塘坪、杨柳塘、车江源村为中心,稳定旱地面积种青蒿,确保4000亩不减产不降效;全镇双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6220亩,车江源发展种植食用菌,清塘坪发展蔬菜种植等,农民收益达最大化。积极引导林地经营权转包,加强我镇山区山林权属纠纷调处,着力发展商品林经济。今年,我镇粮食生产成效显著,完成早稻8600亩,优质稻6700亩,集中育秧400余亩,晚稻11700亩,优质稻10500亩,旱粮6000亩的种植任务。经济产业方面,在圳头、龙湾、乐福堂、新富塘村规划烤烟种植,引进烤烟大户和培养本地烤烟种植户,新种烤烟面积600余亩,烟农增收200余万元,创利税15万元,带动一批本地老弱妇孺等剩余劳动力就业;新增专业农机合作社1家,帮助群众从农业生产中减负。

畜牧业

全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养殖,继续扶持巩固大莲塘村温氏养猪基地、大莲塘散户肉牛养殖、清塘坪黑山羊养殖等新型养殖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发展养殖大户2户。

商贸服务业

辖区内建有富头圩场集市1个,集市经营范围有农林副工业、手工业产品及部分名、优、特、新产品。上市商品100余种。个体工商户60余户,买卖公平,市场秩序全县有名。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有县、镇、村公路9条,辖区内总里程30公里,乡城公路直达营运线,有车往返寿雁镇与道县县城。

邮政通信

辖区内邮政代办点1个,1999年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结束摇把电话的历史。邮政线路至各自然村通邮面100%,镇辖区分别设有移动、联通、电信3家公司业务,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覆盖全镇所有村。

供电饮水

水能发电站3座,其中乐福堂电站装机3台,900千瓦;乐福堂库屋电站装机3台,1900千瓦;龙村电站装机3台,1100千瓦。除广山村外,全部由4座小水库供水。全镇有12村通自来水,辖区内的人畜饮水问题全得到解决。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有乐福堂水库、大路坝水库、双江口水库、土桥水库,其中乐福堂水库容水量450万方,大路坝水库180万方。

村镇建设

镇政府驻地新富塘居委会沿县道两旁建有800米街道,已铺设路缘石、埋设下水管道,主干道两侧道路设有绿化带,安装了通电旅游式路灯54盏。主街道和机关大院进行了白改黑,对集镇设置路牌、逐户更换新门牌,设立了交通标志标线。镇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完成80%,厂区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文化、体育设施较齐备。各行政村都修通水泥路、村活动中心。与此同时我镇新建富头集市公共厕所1个,全镇新增保洁人员10余人,补齐垃圾桶40余个,规范了垃圾的集中清运拖运工作,不断培养群众的垃圾分类处理和集中投放习惯,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

社会事业

教育科技

2022年,辖区内乐福堂中心学校1所、片小5所、中心幼儿园1所、私营幼儿园6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所。我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文化体育

2022年,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所,农家书屋11所,11个村(居)建立健全了村级运动健身场所。1支业余文艺队,开展跳腰鼓、跳军鼓、跳舞、舞龙等活动。建有电视转播台1个,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全镇有篮球场2个,笼式足球场2个,乒乓球桌I5张。

医疗卫生

2022年,镇有卫生医疗机构1个——乐福堂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6所。1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村村有医疗点。同时投资12万元建设了乐福堂卫生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投资64万元新增购置DRX线机、三维彩超机,为我镇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医疗保障,坚持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开展防疫宣传工作。今年来,我镇公卫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计接种疫苗3114/次,其中新冠疫苗2173/次,儿童免疫疫苗941/次。开展免费孕前孕中产筛53人次,下村为老年人免费体检1555人,免费体检高血压病人626人,糖尿病病人207人,精神病病人92人,儿童体检人数716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5196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医疗保险征缴人数达17613人,完成率91.7%2021年养老保险征缴完成7374人,完成率89.5%,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社会保险对稳定全镇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建设了乐福堂示范敬老院和村级五保之家,让全镇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就地养老。同时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在家青年、困难家庭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分门别类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库。开展了县工业园区送工服务和用工培训,截至目前为企业输送人才180余人。镇政府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进行防返贫监测和采取有效防返贫措施,适时输送外出人员务工,帮助进行就业培训。进一步落实低保扩面政策,我镇五保、优抚、重残等人员及时发放相关补贴发放养老金419.2万;雨露计划帮扶113人次。目前全镇机关干部及后盾单位工作人员结对帮扶防返贫监测户36户,联系已脱贫户301户。

特色地情

名优特产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灰冲的铁矿、东犁坪的锡土矿、大莲塘的黄金矿及遍布全镇墙提内的花岗岩石矿等。乐福堂“腊肉”是自养猪熏制,肉质好,有俗称:“闻着腊肉香,和尚都跳墙”。

                                                    龙村牌坊                     中村坊村“祈雨塔”

风景名胜

熊尚墓

境内圳头村的熊尚墓,秦汉代龙平候熊尚殡葬之处。熊尚慕碑《道州志》载其立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该碑“碑高九尺,厚八寸,螭首龟跌”。记载东汉骑都尉兼灌阳督长熊尚的家族史,记载熊尚的举仕、为宫、为人,是汉朝极为少见的碑刻之一

    圳头村“熊尚墓”

塘碑村“福岩洞”  

 198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道县文化局联合组成工作组,在道县境内进行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的考察工作。专家在乐福堂镇塘碑村(现为新富塘居委会)考察并发现福岩洞。专家组进入洞穴后,对大厅粘土层进行试掘,开挖探沟约10平方米,获得24()的哺乳动物化石,该洞也被列为重要的文物点。2010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博士等专家在道县文物管理局杨雄心的建议和协助下,对该洞穴进行考察和试掘,获得少量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这试掘成果,专家组认为该洞穴发掘潜力较大。2011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道县文物局联合工作组,入驻乐福堂镇塘碑村(现为新富塘居委会),通过挖掘,一共发现5颗人牙化石,2012年发现19颗,2013年发现23颗,总共47颗。经研究确定,牙齿化石的年代范围在12万至8万年前。这47颗人类牙齿化石,是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这一时间,比现代人在西亚和欧洲出现的时间至少提前了3.5万至7.5万年。这一考古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1015日英国《自然》杂志上,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乐福堂镇“福岩洞”          “福岩洞”考古发掘古人类的牙齿化石

中郎岩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乐福堂镇政府治所西边山坡上。相传东汉中郎将蔡邕过道州而得名。岩洞深邃幽险,高约20米,长3公里,共3层。底层有溪自石隙中出,水清沏,可行小船。

中郎岩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岩洞内长3公里,洞内上下迭层,层层相通。洞中四季有流水,水从石沙岩中渗过流出,清澈见底。若有灯火,可步行并可驾船,其乐无穷。岩内石幔,石乳结成一体,凝成八柱,擎顶岩洞大厅,明代逍州知州到达道县题写的“八柱承天”赫然显目。岩内气候凉爽,冬暖夏凉。石壁题刻甚多,可辨者计有7处,岩洞所在石山当地人称“五指山” (形如五指,故而得名)林木葱郁,风景十分秀丽,民间传说西汉中郎将张骞(一说蔡邕)巡游南峦时在此扬剑降伏岩内龙,造福人民,后人为铭记将军,故名之中郎岩。

    

                                                               乐福堂镇“中郎岩”

龙村的明清古建筑群  

现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16座,远观古色古香,近看墙外屋内鸟语花香,百兽嬉戏,处处透露着深厚的文化气息,龙村仅嘉庆年间就高中两进士。“榜眼”故里大莲塘村,“湘南农民翻身团流行邮袋”纪念地杨柳塘村。

                                                             乐福堂镇龙村“古建筑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