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位置面积〗地处县城中心濂溪河以北,东与上关街道、东门街道(办事处)相邻,南与西洲街道毗连,西与营江街道接壤,北与富塘街道(办事处)交界。办事处驻道州北路199号,距县政府1.5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公里,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6.7平方公里,占91.76%;水域1.5平方公里,占8.24%。
〖行政区划〗2010年8月成立至今辖濂溪、寇公楼、东阳、良田、荷叶塘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有54个网格。
〖建置沿革〗濂溪街道因“濂溪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原属道江镇。道江镇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来,历为县及州、郡、路、府治所。民国24年(1935)以“都宠岭”舂陵山定镇名,置舂陵镇。民国36年(1947)改文安镇。1950年9月改名道江镇,寓镇在道县潇水江边之意,为县辖乡级镇。1952年6月,升为区级镇。1956年6月撤区并乡,道江镇改为乡级镇。1960年7月,改为道江人民公社。1962年11月,复为道江镇。2010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道江镇,设2个街道。以濂溪河为界,北岸为濂溪街道,南岸为西洲街道。
〖人口民族〗2021年初,辖区总人口7314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1005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2136人。总人口中,男性38750人,占52.98%;女性34391人,占47.02%;14岁以下13984人,占19.12%;15-64岁44704人,占61.12%;65岁以上14452人,占19.76%。
〖组织建设〗濂溪街道党工委下辖2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354名党员,其中街道机关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9名。濂溪街道机关内设5个机构,5个直属事业单位。核定行政编制数26名,领导班子职数为11名,目前实有领导10人,实有人员23人;街道下属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数36个,实有人员28人。辖区内共有5个社区,37名社区干部,其中党组织成员26人,居委成员7人,交叉任职10人,女性干部12人,非党员8人。在万和世纪城开展的“稻源连万家·志愿助和睦”志愿服务项目入围湖南省第三期“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孵化行动。获2024年永州市公务员平时考核示范点单位。
〖政治建设〗 一是理论学习持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不折不扣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第一议题”制度,加强政治学习。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4次,第一议题学习24次,学习内容60余项,各支部党组织书记累计讲授纪律党课9次,党员、干部讲微党课21次,开展集中学习讨论34次,引导党员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二是基层宣讲工作持续推进。组建理论宣讲团,深入社区、小区,开展面对面宣讲,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全年共开展基层宣讲8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注重创新宣传形式,结合辖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宣传活动。如结合文艺文化表演进社区进小区活动,设置有奖抢答环节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知识,通过赠送礼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活动开展5次,送出小礼品300余份。
〖重点项目〗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有声有色,城市路网日益完善,烟草屋路、城北路、春陵街、希望路四条断头路顺利通车,明达学校家属楼老旧小区项目已完工,司法局家属楼、石油公司家属楼、道县一中家属楼等老旧小区项目改造正在稳步有序进行中,有望年底全面完工。拆除了蒋学胜等15户房屋、杂房、围墙等建筑,龙眼塘亮化工程基本完成。城北防洪堤濂溪社区顺利完工,寇公楼社区防洪堤拆除房屋四座,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城北历史文化名城片区开发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正在稳步推进中,潇水北路南段安置区项目已完成迁坟429冢,土方2万余方和杆线搬迁工作。
〖民生民本〗一是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全面提档便民服务环境、服务态度、优化办事流程等,争创“最美窗口”,营造良好政务环境,让群众在办事时既体验到“速度”,更感受到“温度”。二是创新为老服务模式。根据分层分类关爱机制,统筹辖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工站、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创新开展“养老联合体”工作模式,开办荷叶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为老人提供长短期托养、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居家上门等“菜单式”养老服务,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供健康管理、康复理疗、心理慰藉等专业化、持续性的健康照护服务。三是落实主动发现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行实施“望闻问切”网格工作法,通过网格走访发现、动态监测预警提示、社会救助线索推送等方式,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的主动发现机制,将由原来的“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四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宣传居民医疗保险,为48人次申报了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金495225.13元,为困难人群申报了临时救助95人次,共发放临时救助金154700元。2024年街道新增低保24户,44人,取消低保12户,42人。特困新增4人(3人集中供养,1人散居供养)。目前共有低保户241户40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70万元。
〖综合治理〗一是综治中心提档升级。紧紧围绕主动创稳提质增效目标任务,高标准提档升级街道综治中心建设,开展“三无”“三不”社区创建,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法治化。深化“警网融合”,推进警调对接工作,联合开展出租户、特殊家庭青少年、“三失一偏”、“全能神”邪教底数等重点群体摸排,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24年初至今,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72件,及时调处化解67件,调处成功率93%。二是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积极开展社会治理“1+4+2”三年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入户回访制度,加强对吸毒、反电诈、防性侵等重点人员管控力度与自主摸排力度,认真落实永州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潇湘·清盲行动”工作要求,全年共发放反诈、禁毒宣传资料2万余份,讲解反诈骗、反假币知识4千余人次。全力防范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全年共召开“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工作推进会12次,研究解决各类问题60余个,每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对辖区内重点场所全面清查,全覆盖入户开展三轮敲门行动,宣讲户数达15000户。三是安全防线筑牢筑实。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行动、市县开展的“三抓三查三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对重大隐患,及时按照隐患治理“一单四制”的工作要求抓好整治落实并上报销号。全年共排查整治各行业各领域隐患(含重大隐患)286处,整改286处。常态化不定期与应急、消防、市场监管、城管、交警、派出所联合行动,及时打击巡查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非法违法行为。全年巡查生产经营单位600多家(处),开展联合行动12次,处理非法违章行为100余起。同时,常态化开展居民自建房安全整治工作。对结构安全性存在隐患的23座C、D级房屋进行整改销号;摸排2024年新建居民自建房,并建立清单,严格执行重要节点“六到位”机制;做好脱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工作;重点区域居民自建房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4182户。切实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将辖区内6247名学生纳入包保台账,发放《2024年暑期致家长做好防溺水工作的一封信》10000余张,宣传人次2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