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蒋晓国 蒋远鸣 吴海霞)炎炎夏日,又到鹰嘴桃上市时。7月21日,笔者在位于道县大坪铺农场、种植户邓小兰的鹰嘴桃园里看到,满园的桃子长势喜人,“爽脆”上市。桃园里,到处漂洒着浓浓的果香,一颗颗硕大的鹰嘴桃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果园主人邓小兰正忙着采摘、打包,准备发往本地和外地市场。 她告诉笔者:“ 这些鹰嘴桃都是顾客之前订好的,不订好就没有了,今年的鹰嘴桃又脆又甜,个头大些,所以都要提前预定,不预定都没这么多好货了。”
今年39岁的邓小兰是道县清塘镇清塘村的一个农民。4年前,她从广东引进鹰嘴桃品种,在道县大坪铺农场种植了100多亩鹰嘴桃,成为全县第一家种植鹰嘴桃的果园。今年鹰嘴桃喜丰收,市场行情不错,根本不愁销路,她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子里的一批贫困户甩掉贫困帽子。
今年50多岁的胡秀荣是道县清塘镇上塘面村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纪大、文化低、没技术,出去找工作难。每到农闲的时候,胡秀荣都到邓小兰的果园里来帮忙,获取务工报酬。
4年前,邓小兰一家人去广东看望丈夫的战友的时候,品尝了一种叫鹰嘴桃的桃子,清爽甜蜜的果汁接踵而至,沁入心脾,邓小兰一吃就停不下来。她想到家乡道县大坪铺农场在都庞岭山脚下,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丰富的水土资源,应该很适合种植鹰嘴桃,就下定决心引进来在道县种植鹰嘴桃。
为了果实的原有风味,在种植过程中,邓小兰在果园里都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料。由于种植在都庞岭山脚下,昼夜温差大,种植出来的果实不仅多,而且甜度相对较高。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经济效益较好,也带动了一些贫困户实现在本地就业获得经济收入。
“我们种了100多亩鹰嘴桃,今年产量有4万多斤,产值有30多万元,平时这个鹰嘴桃都是以农家肥为主,防虫都是用沾虫板,请的工人都是周边的贫困户,80块钱一天的工资,我的想法就是想着能够带他们一起脱贫致富吧。”邓小兰介绍道。
近年来,道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特色水果基地建设,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整片推进、标准建设、技术示范、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特色水果基地的产业化水平。目前,在贫困地区建成脐橙产业万亩基地3处、千亩基地10处,油茶产业万亩基地3个、千亩基地20个,蔬菜产业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6个,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